春天有無人駕駛播種機,夏天有空中植保機,秋天有大型收割機,保證顆粒歸倉。 在鐵嶺縣張莊玉米新品種推廣合作社,從種到收,100多臺套智能化機械設備大顯身手,“智慧”種田為實現“藏糧于地、藏糧于技”提供了強力支撐。
這幾天,鐵嶺縣張莊玉米新品種推廣合作社開始為一個多月后的秋收作準備,合作社農機庫房里,農機手們對30多臺玉米聯合收割機展開了全面檢修。近年來,合作社不斷發展數字農業,向科技要生產力,從春耕、夏管、秋收、冬儲,都用上了5G技術,種地實現了智能化和全程機械化。
鐵嶺縣張莊玉米新品種推廣合作社理事長 趙玉國:“全程機械化來看現在我們的車輛,種地的,收割的,都是現代化了,重點就是我們地上走的,天上飛的,整個都變成現代化種地了。”
張莊玉米專業合作社2007年成立,當時只有300畝土地,幾臺小型拖拉機,玉米采用普通種植模式,每畝種植不到2000株,畝產1000斤左右,年收入幾十萬元。
2012年,合作社土地流轉達到16000畝,2015年,保護性耕作模式在合作社開始推行。2022年,合作社流轉土地3萬畝,擁有上百臺套大型機械播種機、收割機。北斗導航、無人機飛防技術得到應用。種植密植高產品種,每畝達到6000株,畝產實現噸糧田。合作社年收入十年翻十翻。
去年,合作社與遼寧郵電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合作,打造了5G數字化農業園,通過高清攝像頭和田間監測設備,經過5G網絡傳輸,所有地塊的農作物情況、氣象信息、蟲情信息以及土壤濕度等數據,在電子屏幕上一覽無余。今年春天,老趙就是通過數據監測提供的氣象信息,在4月17日這個最適宜的日子開犁播種,抓到了最好的墑情。
如今,在張莊合作社,科技的應用就像一張大網,遍布在田間、地下以及涉及農業生產的每個角落。農業現代化為張莊合作社挑上了種糧“金扁擔”,夯實了增產增收的基礎。
記者:王莉 張明龍
校對:田暢
監制:韓冰潔